时间:2022-12-18 19:25:41 | 浏览:2328
碧螺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茶叶香气特别浓郁,曾被称作“吓煞人香”。据传清朝康熙皇帝品饮此茶后,认为名字不雅,并赐“碧螺春”三字。自此洞庭碧螺春便名扬天下。由此可见十大名茶中碧螺春成名是要早于龙井茶的。
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今天我们对冲评测是江南两大名茶的对决。代表江苏的碧螺春,以及代表浙江的龙井茶。碧螺春选取东山茶厂的金碧螺,线上售价约为1800元每斤。龙井茶为御牌御赐特级,采摘时间在明前,等级为特级,产地标注为西湖。规格为80克,购自于御牌的线上渠道,合斤价为1800元,属于御牌中端产品。
下面我们看看中端龙井茶与中端碧螺春的对比表现,下面进入正题。
龙井茶:色与形都比较正常,特级水准,干茶香较清雅不刺鼻。
碧螺春:色灰白,卷曲,毫较多,有毫香,较浓郁。
龙井茶:香气较扬,豆香显,略有苦涩,生津快速且明显,汤感稍有显薄,回甘喉韵已出。但回甘甜度非常一般。
碧螺春:香气较浓郁,花果香加上些许毫香,甜感较好,生津快速,汤感甘爽,基本无涩,生津回甘较好,饮后回甘持续。
龙井香气更好,汤感都较类似,汤感碧螺春更弱一点,生津龙井更明显。
龙井茶:香气稍降,汤感保持不错,滋味柔和协调,喉韵茶气较好,生津延续向上。
碧螺春:香气基本不变,微有涩感在后端出现,汤感受到影响,甜感依旧很不错。生津回甘较好,尤其是回甘仍有不错留存。
香气上龙井更强一点,茶汤的鲜爽感也更明显。碧螺春好在回甘的回味上。
龙井茶:鲜爽尽去,只有一定醇厚感留存,汤质下降明显,涩感稍升,唯有生津不变,内质支撑不足,结束。饮毕生津留存不错。
碧螺春:香气稍减,花果香依旧,苦涩皆起,茶汤质感明显下降。甜意依旧好。生津回甘有回升迹象。。
碧螺春表现相对稳定,此泡两款茶表现基本势均力敌。
龙井茶:茶底可见叶片长度与芽叶初展程度都符合特级标注。有部分夹蒂与鱼叶。碎梗叶有一些。
碧螺春:芽头以及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用料匀整度很差。
龙井茶底
碧螺春茶底
解析:曲线可见香气上龙井更有强度,释放得更快,冲击力更强。
汤感上看,两款茶曲线类似,龙井有一定优势。
苦涩控制上两款茶都类似,控制得不错。相对龙井茶涩感更弱。
生津回甘上龙井表现相对较好,生津留存也更好。碧螺春好在回甘的持续性。
两款茶总体表现相对接近,在2000左右的价位,同属十大级绿茶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龙井茶整体感好于这款东山茶厂的碧螺春,在同价位情况下,这款龙井品牌表现的更好一点。相对更适口。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我国被誉为“茶的故乡”,而饮茶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能喝茶吗?要喝什么茶好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跟虚寒之别,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茶叶也是有凉性以及温性之分的。那饮茶有什么讲究呢?燥热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呢?虚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引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史书记载,早在武王伐纣时期,茶叶就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至今,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众所皆知,茶
我们都说明前茶贵,如今很多茶友大家喝过明前的龙井,明前的碧螺春,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武夷岩茶不做明前茶呢?那是因为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相对于其他的茶类,它制作的时候是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茶青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并不是说越早越好。岩茶讲究开面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来了一个茶友。说,武夷山十二金钗,听上去是十二个岩茶品种,但是,我感觉都一样。岩茶各品种的区分,很玄学。这条留言我看了,又给李麻花看了,不约而同叹了口气。以这么多年喝岩茶做岩茶
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延伸出来的工艺也是不同的。有茶汤颜色似中药的传统足火茶,也有橙红明亮的中足火茶,更有橙黄明亮香气高扬的轻火茶。这些的区别在工艺上,更在喝茶的茶友口中产生区别。武夷岩茶难懂的原因就我个人观点来说主要有3个因素。1:品种繁多,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每一年的武夷山十二金钗,都是我的呕心之作。而今年,是李麻花的沤心之作。比任何一个年份都要酷热的武夷山夏季,李麻花顶着40度以上的高温,在各茶厂里转悠。试喝,试喝,再试喝。喝完,
武夷岩茶有喜欢的么?来看看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去年麻花曾和别人辩驳,为什么泡岩茶,盖碗比茶壶好用?一来一回,辩了好几个回合后。对方拿出一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架势,甩出一句“有力”论据。“你看,过去的岩茶宣传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