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9:28:28 | 浏览:991
各位茶友大家好,这里是茶在端。
安溪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类的代表。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安溪铁观音的起源故事和历史发展吧。
一、历史发展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始于唐末。
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庙、道观或农家均已产茶。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后来由安溪茶农创制了铁观音。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是中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
铁观音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
光绪年间,安溪铁观音就已传播至邻近的永春、南安、长泰、漳平、华安等地和闽北建瓯、武夷山等茶区。
到了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两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
据记载,民国九年至三十六年(1920-1947),安溪人开设在东南亚地区的茶号有一百多家,这就是安溪铁观音的首次全球化。
解放后,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亦陆续引种。
2000年以后,安溪铁观音发展迅速,高端安溪铁观音重金难求。
到了现代,安溪铁观音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的声誉也因此传遍全球各地。
二、故事传说
1、观音托梦
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安溪崇信里南岩村邻村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有位制茶师傅,姓魏名荫,一生勤于种茶。
他信奉观音,每日晨昏都要在观音佛座前点三炷香,敬奉三杯清茶,十分虔诚。
一天夜里,魏荫做了个梦:自己荷锄出门,沿着林间小径来到一道山涧旁,周围古松耸立,水雾缭绕,一片迷蒙。
恍惚间,他隐约看见水潭边石缝中长有一株茶树。
正当他准备上前细看时,有个声音从上空飘来:
“这是一棵茶树,念你虔诚,特赐予你。望你悉心培育,广为传播,造福人间。”
魏荫好生奇怪,正欲探身采摘,忽传来一阵犬吠,把好梦扰醒。
次日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打石坑”小溪边的石隙间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
只见其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枝繁叶茂。
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
后来,魏荫将茶树压条繁殖,种在自家的茶田里,每日细心栽培,依照苏龙制茶技艺采制成茶。
凡饮过此茶者,均赞不绝口。
由于该茶苗是魏荫发现栽培的,人们都称之为“魏荫种”。
此后,魏荫繁殖出一批批茶苗即铁观音茶苗,送给茶农们栽种。
不久,“魏荫种”便在安溪各地安家落户,并世代相传,香飘四海。
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便被取名“铁观音”。
2、乾隆赐名
“铁观音”的得名与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颇有渊源。
方苞初入国子监游学京城时,安溪名儒李光地已是朝中内阁大学士。
看到方苞文章后,李光地惊叹方苞是“韩(愈)欧(阳修)复出,北宋后未有”之才。
受茶乡影响,李光地颇喜欢饮茶,时常邀约方苞等人至府邸品赏家乡安溪乌龙茶。
茶水泡开,常有一股兰花香弥漫室内,幽静绵长,韵味无限,丝丝缕缕刻在方苞的记忆深处。
乾隆六年(1741年)秋天的一个午后,方苞正伏案捧读《皇清文颖》,侍从呈报门外有位儒生求见,进来的便是李光地的同乡邑人王士让。
王士让,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于安溪崇信里尧阳乡(今西坪镇南岩村),自幼苦读经书,却屡试不第。
直到乾隆二年,已届四十五岁的王士让才考中进士。
此次依例奉召进京,王士让前来拜谒方苞,并将随身携带的家乡茶叶赠送方苞。
方苞一见王士让拿出的茶叶便觉眼熟,知是昔日李光地府邸品赏过的安溪茶,但又与昔时所饮之茶略有不同。
面前的茶叶更沉甸厚实,投入杯盏铿锵有声,尚未注水,已有轻微的香气溢于杯外。
次日,方苞入朝觐见乾隆皇帝,举荐王士让,并把此茶献给皇帝。
乾隆发现此茶绿叶赤边、条索密实,命人注水,一启杯盖,芳香扑鼻而来;轻饮一口,则齿颊留香,心醉神怡。
心下大异,便传来王士让详询此茶来历。王士让面圣后,细细讲述了安溪茶繁育传播的故事。
王士让一番奏禀,让乾隆也暗暗称奇,细细观察掂量,感觉此茶乌润茁实,粒沉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
又因为这种茶栽植于西坪南山观音岩下,于是乾隆给这种茶赐名“铁观音”,并且御封铁观音为皇家贡茶。
王士让一听,赶紧跪谢,自此,铁观音被传遍天下。
后来王仕让便令后代种植铁观音,研发铁观音的制作技术,这才使铁观音得以出世,传承至今。
安溪铁观音因“观音托梦”、“皇帝赐名”而名扬天下,更因其具有独特“观音韵”和“兰茶香”等优异品质而传承数百年,至今仍然为世人所喜爱。
茶友们还不赶快泡一杯铁观音,让自己疲惫的心在这份美好的古典意蕴中沉醉!
第三代铁观音“四大名村”揭晓商报网泉州专讯(特约记者林森报道)第三代茶叶半叶茶“带头大哥”、安溪铁观音新产品半叶铁观音问世自2009年底问世以来,以全球首款半叶茶、超级干净的茶叶和铁观音高端新品三大亮点备受高端茶市青睐。由于首次去除茶叶肠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福建安溪5月21日电 (记者 孙虹)5月21日是第三个国际茶日。以“观音铁韵 农遗匠心”为主题,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发源地福建省安溪县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安溪以茶闻名世界,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千百年来,安溪铁观音以独特的“兰花香、观音韵”驰名海内外。近年来,安溪以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为抓手,系统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2年7月13日,福
北京时间4月30日11时30分,我国在东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安溪铁观音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悉,“安溪铁观音二号”卫星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与中科星桥和
为巩固拓展“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工作成果,宣传典型,主办方于3月23日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对100个依靠发展茶产业夺取脱贫攻坚关键胜利、实现乡村振兴的产茶县,该县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或主要茶叶品种,以及100名
茶票,茶引票据的简称。清代后期用于代替茶引的票据,也称茶票。“茶引”的最开始特性是茶叶的贩运凭据,等同于“卖茶叶许可证书”。宋朝末到南宋时期,“茶引”的特性发生了从“贩运凭据”到“专卖店税”的变化。 “茶引”钞面的內容,意味着了茶叶公司为
来源:【中国农村网】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种植茶叶和制作铁观音茶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及茶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包括松岩、尧山、尧阳、上尧、南阳 5 个村。安溪在唐末就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铁观音既
摘要:铁观音是我国著名的名茶,属于乌龙茶中的一种,历来为饮茶人士所喜爱,我们知道饮茶对于人体来说有着诸多益处,铁观音亦是如此。铁观音中含有许多丰富的无机矿物质和有机化合物等成分。铁观音不仅可以作为天然的饮料,对于养生保健方面也有着很不错的功
央视网消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安溪县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茶历史的古老茶乡,这里也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每年的9月—10月是铁观音秋茶上市的旺季,如果此时来到安溪,就连空气中都散发着淡淡茶香。从15世纪开始,安溪茶农就凭借独特的“半发酵”制
观音韵,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酸有甜、有深藏不露、有霸气逼人、有温文尔雅、有婀娜多姿....千奇万种、无穷无尽,每个茶农所做的铁观音都有不同的韵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一下安溪铁观音的韵味。安溪铁观音韵味的一些基本特征体现:1、观音韵的感
对于部分茶友来说,铁观音一个又爱又不敢爱的存在。一方面铁观音作为中国十大茗茶之一,独具清香“观音韵”,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是不可多得的高端茶饮之一,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掺假造假、以次充好、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频出,想买到真正
资料图为福建安溪,茶农们对采摘回来的春茶进行晒青加工。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中新社福建安溪11月3日电 题:安溪铁观音: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中新社记者 曾福志 孙虹时值安溪铁观音秋茶上市旺季,在“世界名茶铁观音之乡”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安溪铁观音名称的来历是什么相传安溪县松林头有个茶农,勤于种茶,又信佛。他每天在观音像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在岩石隙间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就挖回来精心加以培育,并采摘鲜叶试制茶叶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的名称。这个名字,会让人产生很多遐想,因为观音正是我们中国人最为尊崇的菩萨之一。关于“铁观音”一名的来历有不少传说,共同点都是该茶树种与观音菩萨有关。而之所以冠以“铁”字,一说茶树的叶片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出
观音铁韵,香飘博鳌。11月25日,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拉开帷幕,安溪铁观音作为官方指定用茶亮相论坛,以其高品质礼敬各行业企业家,为与会嘉宾带来叶香浓郁、鲜爽醇厚的品茶体验。“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首场文艺演出——沉醉与芬芳:安溪铁